执行创新与反制规避
——人民法院报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
王胜俊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指出,要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有新作为,要着力解决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问题,适时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,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当前,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现象日益严重,债权实现受到很大影响。创新执行方法,研究反规避执行对策,健全规避执行反制机制,是执行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。本报就反规避执行等有关问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。
人民法院报:王胜俊院长在讲话中提出要着力解决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问题,这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?
江必新:当前,规避执行已成为债权实现的瓶颈、执行工作的短板。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明明有履行能力,却想方设法规避执行,这一现象在部分地方甚至愈演愈烈。规避执行问题的存在,导致执行工作无法正常开展,债权难以充分实现,长此以往,势必损害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,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,甚至会产生社会诚信危机。王胜俊院长提出着力解决规避执行问题,就是要立足执行创新,针对各种规避执行现象,研究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,有效遏制规避执行行为,确保执行工作正常开展,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,切实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。同时,通过反规避执行活动,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,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,淳化社会道德氛围。通过反规避执行活动,还可以使社会各界更加全面、客观地认识执行难问题,有利于凝聚共识,形成合力,进一步推动执行难问题的解决。
人民法院报:规避执行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方式,为什么会存在规避执行问题?
江必新:从各地法院反映的情况看,规避执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一是隐匿、转移或低价处分财产,比如公款私存、将财产登记到案外人名下、低价转让或出租财产等都属于这种情况。二是外出躲债。一些被执行人与执行人员打“游击战”,导致法律文书难以送达,财产状况难以查明,执行行为难以实施。三是假离婚、假析产。在涉及夫妻或家庭共同债务的案件中,债务人往往通过假离婚、假析产,将财产分给夫妻另一方或其他家庭成员以规避执行。四是假诉讼、假破产。债务人与第三人串通,提起一个假诉讼进行保全查封,或者对执行标的另行提起确权诉讼,或者虚构假债权取得执行依据后申请参与分配,干扰阻碍正常执行。五是通过企业分立、改制或关联企业逃避债务。比如剥离企业优良资产另立新公司,或者采取“一套人马,多块牌子”等形式,“金蝉脱壳”,悬空债务。六是利用执行和解规避执行。据某法院统计,该院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案件中,最终以履行和解协议结案的仅占32%左右。此外,实践中规避执行的花样还有很多,比如将存款冠以职工工资、专项资金、封闭运行资金等名义阻止执行;利用特殊身份或背景对抗执行;以执行将引发职工下岗、群众上访等不稳定事件向执行法院施加压力;还有的被执行人甚至组织、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暴力抗法,以达到规避执行的目的。
规避执行的原因非常复杂,归纳起来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社会法治意识不高,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的意识还比较淡薄。二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,信用资源过于分散,信用惩戒机制不够健全,守信成本收益失衡,助长了规避执行行为的滋生蔓延。三是相关法律制度滞后,执行手段不足,强制力度不够,制裁措施不力。四是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作祟。此外,协助执行人难求以及法院自身存在的执行不规范、消极执行、立审执配合不畅等,也为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人民法院报:规避执行问题亟待解决,请您谈一谈人民法院在反规避执行问题上有哪些新举措。
江必新:规避执行贻害无穷,必须下大力气解决。为确保反规避执行切实取得成效,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一是大力进行反规避执行舆论宣传。集中收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以及人民法院反规避执行的典型案例,进行系列报道,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反规避执行的复杂性、艰巨性,凝聚共识,形成声势,为反规避执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同时,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,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,强化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的理念,提高自动履行和协助执行的自觉性。
二是切实推动执行联动机制有序运行。积极加强与执行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,细化工作职责,明确运行程序,完善管理机制,使执行联动机制切实发挥作用。要在完善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,加紧与有关部门协商,尽快实现信息共享,对规避执行的债务人形成有效制约,促使其自动履行义务,有效防止规避执行行为的发生。
三是继续完善规避执行的反制机制。今年最高人民法院要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,制定反规避执行的专门文件,并在财产申报和财产调查、悬赏举报、当事人追加变更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。同时,积极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。一是积极推动强制执行单独立法,重点解决执行中的财产调查、豁免执行的财产范围、执行和解、执行救济、参与分配、协助执行、强制措施以及执行终结等问题。二是完善因妨害执行构成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,区分不同情况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或者由申请执行人直接起诉,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。
四是集中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。为更好地解决规避执行问题,今年在全国法院系统部署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,以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和财产调查制度为着力点,以查找被执行人财产为手段,以打击拒执罪犯罪为后盾,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长效机制,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良好氛围,推动执行工作长远健康发展。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是人民法院在“十二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为党和国家大局提供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。各级人民法院要切实提高对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,认真组织,积极参与,确保活动取得实效。
京公网安备
11040102700145号
|
京ICP备050230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