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我自己刚填写的起诉状,15分钟就弄好了。”近日,在湖南省洪江市人民法院立案大厅,黔城镇个体经营者向师傅笑着说。
多年前,向师傅曾因一起借款纠纷到法院提起诉讼,但起诉状因信息遗漏被退回修改,折腾了不少时间。这次,他因一起合同纠纷提起诉讼。在法院立案大厅,他通过新上线的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系统,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信息,几分钟便生成一份逻辑清晰、要素完整的起诉状。法官核对后当场立案。
这一变化,得益于洪江法院在推广“两状”示范文本方面的积极探索。截至目前,洪江法院累计应用“两状”示范文本1430份,其中要素式起诉状1336份、答辩状94份。7月以来,67类案由“两状”示范文本应用率提升至80%,在金融借款、民间借贷纠纷中应用率超90%;立案补正率下降三成,窗口平均办案时间缩短一半。
据了解,为破解群众“找不到、不会写”的难题,洪江法院将“两状”示范文本推广与源头治理深度融合,形成“示范文本—精准分流—调解前置—未成再诉”的高效闭环。在调解阶段实行“逢案必引”机制,调解员引导当事人填写“两状”示范文本,帮助快速锁定争议焦点。目前,洪江法院先行调解率达22.1%。在繁简分流阶段,推行“示范文本﹢传统文本”双轨制,对复杂案件允许当事人附补充说明,既保证规范性,又保留灵活度。在案件审理阶段,法官围绕要素清单组织庭审,使审理更加聚焦、高效。
此外,洪江法院还注重拓宽宣传渠道,通过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法治“e”站等平台发布使用指南、典型案例,展示“两状”示范文本在省时、省力、聚焦争议方面的优势。同时,洪江法院将“两状”示范文本推广与“法治赶集日”“巡回审判进乡村”等活动结合,在托口镇、安江镇等地现场演示填写方法,发放纸质模板。洪江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、律师协会协作,推动律师在代理案件中优先使用示范文本,促进社会各方形成使用共识。
“推广‘两状’示范文本不是简单的格式统一,而是让司法更贴近群众、更具温度的实践。”全国人大代表杨理在了解体验运用“两状”示范文本立案后表示。
(李果 曾程)
责任编辑:刘帆